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-极品下载论坛 - Down512.COM

极品下载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查看: 102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

[复制链接]


4万

主题

5万

帖子

1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8717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7-1-13 19:05:0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
在我看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这样三种境界:

第一种:培养思维,盘活课堂。——让教学有活力

第二种:读出自我,教出自我。——让教学有创意

第三种:读书就是备课,备课最好读书。——让教学有文化

一、培养思维,盘活课堂。——让教学有活力

我听了许多老师的课,总体感觉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缺少的是一个“活”字。这点吕叔湘先生生前专门谈过:教学关键在于一个“活”字。但至今这个问题还未解决。这里有两个问题。一个是“活教”,一个是“教活”。活教是指老师教的灵活,这点我觉得大家做的不错了,但是没把学生“教活”。课堂过于沉闷,学生没有动起来。年级越高这个问题越突出。问题出在哪呢?原因很多,我觉得最主要的问题可能是我们的课堂缺少思维训练,没有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抓手。这点我们比较一下东西方的教学观就会发现。我们的教学讲究解决问题或叫去问题化,而西方则是引导发现问题,是问题化。所以中国的课堂相对来说比较安静,而西方的课堂表面看乱糟糟的。尽管我们看到有些课堂学生活动的好像比较多,但真正的思维活动不多。学生的表现是机械的、僵化、呆板的。有些老师很着急,有的甚至直接在课堂上埋怨学生:怎么不举手啊,怎么不说啊,平时课下你们不是很能说的吗等等。听起来让人觉得十分可笑,就好像说相声的埋怨观众不鼓掌一样。

如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?让学生由“让我说”变为“我想说”呢,方法很多,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调动学生的思维。

举个例子,蒲松龄的《狼》。是一篇传统教材,我上学时就有,老师们都学过。故事情节很简单。一个屠户卖完肉晚上回家,途中遇到两只狼。到晚饭的时候了,狼也饿啊,正巧碰上个大活人,狼一下来了精神,但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,屠户最后把狼“吃了”。这个故事精彩就精彩在这。

在疏通文意,熟读成诵的基础上,教学转入解读阶段,有老师是这样指导学生的:

师:这篇小说的情节可分为两部分,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一下。

生:第一个情节是“狼追屠户”,第二个是“屠户毙狼”。

师:在第一个情节中,狼和屠户谁主动谁被动?第二个情节中谁主动谁被动?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了学生争议。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。

生:第一个情节中,狼主动,屠户被动。第二情节是屠户主动,狼被动。

师:屠户由被动变主动,最终战胜两狼的原因是什么?

生:屠户能战胜两狼,在于他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。

师:屠户能战胜狼你认为是偶然还是必然?为什么?争论再次开始并变为愈加激烈。

为什么学生会在这几个问题上颇有兴趣的争论不休呢?我以为关键是启动了学生的思维,触动了他们的兴奋点。

那么这堂课是怎样启动学生思维的呢?相信老师们已经看出来了。就是在教学中引入哲学思考,从哲学的角度切入从而激活了课堂教学。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讲究教文化、教思维、教情怀,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关注于教文化忽略了思维和情怀,这不仅是应试教育的流弊,也是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搞 “僵”的杀手,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。

二、读出自我,教出自我。——让教学有创意

我发现在平时的备课中,老师们最先做的往往不是先深入研究教材,反复阅读文本,而是找课件、找教案。这个讲课的路径是不对的,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。平时观摩课堂教学,我发现有些老师的课别人的痕迹比较多,自己的东西比较少,这样的教学很难有新意。就是使用别人的好课件、好教案,课堂上给人的感觉也很生硬,不自然。人在课中,课不在人中,不能达到人剑合一。老师、学生、文本似乎不能融为一体。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创意,能吸引学生,我觉得教师在研读教材上要下真功夫。我的体会是:读出自我,才能教出自我,教出自我才能有新意。

下面结合郭初阳老师的《愚公移山》来谈谈这个问题。郭初阳,杭州人,被称为中学语文界新生代领军教师。

愚公移山也是篇传统课文,是我们国家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。对于这篇文章的解读,我们几乎是一边倒,赞扬愚公的伟大..愚公是绝对充满正能量的人物。这一课的课堂教学,几乎是千篇一律。豪无新意。课堂上缺少老师自己的声音,有的是知识的照搬或复制,课上的似乎小心翼翼。

郭初阳老师教《愚公移山》让我眼前一亮,我觉得他的课很有冲击力,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解读的过程与方式,和别人的讲课不一样。

这节课的内容很多,我想节选一些片段来分析。

课堂有新意贵在一个“转”字。就是转折,出人意料,这才新。“转”就意味有自己的思考。郭老师在哪些地方转的呢?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处:

第一处: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: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:“甚矣,汝之不惠。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”北山愚公长息曰:“汝心之固,固不可彻,曾不若孀妻弱子。虽我之死,有子存焉;子又生孙,孙又生子;子又有子,子又有孙;子子孙孙无穷匮也,而山不加增,何苦而不平?”河曲智叟亡以应。

这段文字写的是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辩论。后息为胜,最后发言的是胜者,显然愚公胜了。但郭老师开始转了:假如让智叟最后发言,他会怎么反驳愚公?

请老师们注意,这个假设很大胆也很冒险,因为愚公可是正面人物啊?讨论下去课堂会怎么样呢?

学生们怎么说的呢?一句话彻底否定了愚公。

比如:你能保证你的子子孙孙都是男的吗?如果是女儿不就断子绝孙了吗?

你的子孙可能有自己的抱负,想读书当大臣。怎么办?

靠山吃山,你把山移走了,我们吃啥?搬家多好。你把山转移到别处,能保证不挡别人的路吗?愚公真是个是蠢老头、毒辣、阴谋家。

老师们,到这愚公还是正面人物吗?这可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甚至否定啊?怎么收场呢?我真替他担心。但学生的回答多好啊。也是我们都有的疑问啊。

郭老师又转了:中国人很聪明,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,一个愚老人津津乐道呢?这个故事为什么会传诵千年呢?

我觉得这一转相当厉害,没有这一转就看不出教师思考的力度了!就看不出他的研读功夫了。没有这一转这课真不知怎么收场好了。但这个“转”问的真好。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。因为没有老师这样设计啊。

师生一起讨论:移山虽然傻,但他坚持不懈,积极去完成,这种精神感人;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;愚公移山说明人只要团结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;这反映了我们的一种老人崇拜,让他年高体弱时移山,显示了志向的伟大,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;愚公强调的是某种精神,让人有依托,有幻想等。

这样的解读是多元的,而我们平时的教学解读是唯一的、死板的、机械的、答案式的。愚公:有造福后代的宏伟抱负,目标远大,意志坚定,坚信人力无穷,人定胜天。看,这就是我们的解读,不是学生的解读,是教参的解读。给我们的感觉是人文主义的强势介入,冲散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。这样的解读在我们的课堂中比比皆是。大胆思索不够,小心求证足矣。

他和我们的解读是不一样的,这是最后一转。

解读分为文本解读、教材解读。文本解读讲究尽可能的深入地理解文本本身。教材解读是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中来判定教学价值。我们的老师太依赖于教材解读了,没有从文本中读出自我,缺少的是文本细读的功夫和教学胆识。课上的平淡、乏味就不难理解了。

潘新和说:“读多少书,读出了什么,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老师智慧、水准和教学效率的潜规则。”这话讲得真好啊。

三、读书就是备课,备课最好读书。——让教学有文化

读书就是备课,备课最好读书。这是我在教师读书会上经常提到的一句话,很多老师都知道。让教学有文化,请老师们注意,我这里谈的不是课堂文化,课堂文化很深我谈不了。课堂文化中的教学文化讲究课堂必须有文化的传承,必须有文化味,特别是要有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,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文化自觉,有传播文化的底蕴和智慧。课堂所呈现的不应只是答题的技巧方法等东西。应是对文化密码的破解过程和文化认知。

教书就是教底蕴,其余的都是花拳绣腿。底蕴怎么来?靠读书堆积而来。没有读书的积累,有些文章你是讲不出东西来的。从这角度说,我以为读书最好的解决了“教什么”的问题。

比如初中有一篇文章我们要怀着敬畏的心情去教,这篇文章就是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》。说句实话我很关注这篇课文,但恕我直言,到现在为止我还没看到满意的教学设计。很多老师面对这一课真的很困惑,看得出大家真不知该讲什么了。主要原因是我们对庄子解读不够,对道家文化认识不多学习浅薄。当然,庄子是难点。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曾说,世界上懂庄子的只有两个半人,一个是庄子,一个是冯友兰,半个就是他。刘文典很有六朝风范,个性十足,他说的虽有点夸张和自傲但也反映出道家文化的艰深。为了教这篇文章,几年来我有意识的读了这些书:《中国的人心与文化》(朱建军)《中国哲学简史》(冯友兰)《庄子的享受》(王蒙)《庄子智慧今说》《庄子》等。其中《庄子》一书我背诵了一个学期。这些书给我启发很大。下面简单说说我的理解。

这个故事很短:

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》。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“鯈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”惠子曰: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庄子曰: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惠子曰:“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鱼也,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!”庄子曰:“请循其本。子曰‘汝安知鱼乐’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。我知之濠上也。”

这个故事是庄子最有意思的故事,但让老师们犯难了,讲啥呢?我要再次说的是如果老师读书不够,特别是读庄子的书不够,没有积淀,你真的讲不出东西来,所有的教学技法,策略、规程等等都不适合本课。

惠子名叫慧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之一,名家善于辩论,其中白马非马论说的就是名家的事。有个成语叫后息为胜,那么庄子是不是借这个故事说我把惠子赢了,他说不过我啊。显然不是,那这个故事的文化密码在哪呢?

解读这篇文章,我觉得有这样几点要注意:

一是体现了道家的宇宙认识观。惠子认为人不能知道鱼的快乐,说白了就是在他看来人不能与鱼沟通,人只能与人沟通。庄子则相反,他认为人可以与人之外的其他事物即宇宙万物进行沟通,人与万物是平等的关系,这是他的宇宙认识论,也是他齐物论观点的核心。

其次体现他的无为思想。在庄子看来人和鱼沟通不需要借助任何东西,人通过直觉、感觉、想象就可以进入其他事物的内心世界,不需要思考,什么都不需要做,“无为”就可以了。看东西,不需要思考想象,一眼就知道,道家把这种能力称之为“玄览”。生活中你们是否听过这句话:我一看就知道你是什么人?这就是玄览。

第三、道家还有一种重要的观念叫“至乐”。就是超越一切限制,一切界限,甚至超越是与非生与死的纯粹的快乐。庄子妻子死了,他敲着盆子唱歌,让前来吊唁的惠子痛批一顿。但是庄子却不以为然:她本来就是没有生命,没有形体,没有气的。方生方死,方死方生,死就是生,死和生是相对的,人死就是获得新生的开始。现在她回到最初的样子这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。瞧,这就是庄子的至乐,超越了死亡,这是他逍遥游的体现。所以他看到鱼,说它是快乐的就不奇怪了。

最后,这篇文章还体现心理学上的移情和共情之说。就是你快乐时,会把你快乐的情绪转移到别的东西上。同样,别的东西也会影响到你的情绪。你们一起或悲或喜。我看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看吾亦如是。这就是佛家所谓的“相有心生,境由心造。”只要自觉心安,东西南北都好。

掌握了这些知识在讲这篇文章感觉就大不一样了。事实证明,这是一篇引导学生走进庄子、理解庄子、尊重庄子的文章。带着这些想法进行教学设计,师生定会一起在道家文化的长河里体验快乐。

当然,课堂教学的活力建设是个大命题,方法不止这些。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,让新时期的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,我们要永远在路上。

找歌不易,有闲钱的大佬请打赏碎银一二!

×

ღ谢谢ღ 祝您开心快乐、事业有成发大财!

ღ谢谢ღ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Down512.COM  

GMT+8, 2024-11-1 06:59 , Processed in 0.125671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极品下载 快乐分享

© 2013-2016 Down512.Com

本站所有资源均由热心网友搜集整理提供,所有个人行为言论均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负任何相关责任. 如您发现有侵权行为,请立即第一时间与我们取得联系.我们将立刻从网站上删除,并同时向所有持版权者致最深歉意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